返回首页

角砾岩岩石学特征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3-06-07 16:43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角砾成分、大小及形态特征

角砾岩体中角砾成分一般比较复杂,以顶板及围岩角砾为主,岩浆岩角砾较少。主要有:太华群变质岩角砾,一般占角砾总量的60%~80%,包括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等角砾;熊耳群变质火山岩角砾,一般多出现在角砾岩体的顶部,包括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等角砾;各类脉岩角砾,多出现在角砾岩体的中下部,主要有石英斑岩、正长斑岩(照片1)和花岗斑岩角砾。

角砾的粒径差别较大,大者可达数十米,小者仅为0.5 cm(小于0.5 cm的划入岩屑胶结物),一般大小角砾常混杂堆积。本次对J4号角砾岩体不同中段角砾大小的统计结果表明(图3-3),角砾形态以棱角状及次棱角状为运孙桐主,其次为浑圆状。在其顶部一些部位,角砾的浑圆度极好(照片2),显示其受过多次的碰撞、摩擦,也反映了角砾岩体曾多次活动。角砾中的矿物因受到外力的作用,其光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各种矿物波状消光现象较为普遍;钠长石双晶常被错断,产生微褶曲;石英的波状消光亦较为常见。另外,由于角砾在运移过程中多向受力,常形成弧形及环状裂隙。

图3-3 J4号角砾岩体400 m中段角砾大小及蚀变分带

2.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角砾岩体中胶结物含量一般为5%~10%,局部可达10%~20%,且分布不均匀,成分变化也较大。按物质组成及形成方式可分为:岩浆质胶结物、岩屑晶屑胶结物、蚀变矿物胶结物及矿质型胶结物。

岩浆质胶结物,为花岗质,主要存在于靠近花山岩体及其他浅成岩体的角砾岩体中,如J10~J11、J14、J16、J19、J42号角砾岩体。这类胶结物一般为肉红色,岩石成分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相似,常见石英、长石、黑云母等矿物晶屑,并常有裂纹及错断现象,其中钾长石斑晶较粗大,直径通常大于1 cm。

岩屑(粒度小于0.5 cm)、晶屑胶结物,岩屑胶结物见于各角砾岩体中,但含量较少,占胶结物总量的5%~20%,且分布不均匀,普遍残留于热液蚀变矿物胶结物中,岩屑成分与相应角砾凯雀相对应。晶屑在胶结物中也很普遍,尤其在早期蚀变矿物中残留较多,如长石、石英等矿物的晶屑常被包裹于热液矿物石英中。岩屑、晶屑颗粒常常很细小,呈粉状。

热液蚀变矿物型胶结物,是矿区含矿角砾岩体的主要胶结物,约占胶结物总量的80%~85%。由于热液活动的多次作用,胶结物蚀变矿物种类复杂,按主要蚀变矿物种类可分为石英黑云母型胶结物、石英正长石型胶结物、方解石型胶结物、绿帘石绿钙闪石型胶结物。不同角砾岩体胶结物类型及含量也有差别,石英黑云母型胶结物在J2号角砾岩体中最为发育,其中含有较多的磷灰石和电气石。

矿质型胶结物,在所有角砾岩体中普遍存在,而在矿区角砾岩体中尤为发育,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呈团块状或网脉状充填在角砾之间。这类胶结物分布极不均匀,局部较为发育。

3.角砾岩体内部分带现象

祁雨沟金矿区各角砾岩体的角砾成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且规律基本一致,只是随剥蚀程度不同其发育程度也不同,以J4、J5号角砾岩体最为完整。在平面上可分出三个带,中心相以变质安山岩旁坦类角砾为主,中间相为复成分角砾,边缘相以片麻岩角砾为主。在垂向上,上部角砾岩带中变质安山岩出现较多,而在中下部则主要为片麻岩类、斑岩类角砾。

角砾的大小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边缘部位大角砾较多,而中部角砾有变小的趋势。另外,通过对J4号角砾岩体内角砾的大小统计,其大小在垂向上有韵律性变化的特点,反映了岩体为多次爆发的产物。

胶结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是上部以方解石为主的胶结物较多,中部则以石英为主的胶结物居多,下部以绿钙闪石为主的胶结物增多。岩浆质胶结的角砾岩体在空间上的变化不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