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砷化镓在高温(高于砷化镓的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吗?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3-04-17 07:53   点击:23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砷化镓在高温(高于砷化镓的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吗?

GaAs。黑灰色固体,熔点 1238℃。在600℃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并且不为非氧化性的酸侵蚀。

砷化镓在熔点以上会缓慢分解成砷和镓,砷熔点仅有615℃,因此砷为蒸汽,剧毒!!砷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3mg/L。

空气中加热后会氧化,产生剧毒的(砒霜),致死量0.1g。

砷中毒后可以使用氧化镁和硫酸铁剧烈摇动制成的请氧化铁溶胶解毒,也可以注射二巯基丙醇解毒。

二、为什么选砷化镓解理面?

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化学式 GaAs。砷化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GaAs拥有一些较Si还要好的电子特性,使得GaAs可以用在高于250 GHz的场合。如果等效的GaAs和Si元件同时都操作在高频时,GaAs会产生较少的噪音。也因为GaAs有较高的崩溃压,所以GaAs比同样的Si元件更适合操作在高功率的场合。砷化镓原材料:

生产GaAs的原材料主要有Ga(镓)、As(砷)、Al2O3(氧化铝)、B2O3(氧化硼);其中,Ga(镓)是最为可贵的原材料。在微电子领域中,使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属于高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无线通讯(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光纤通讯、汽车 电子等用的微波器件。在光电子领域中,使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属于低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及其它光电子器件。

砷化镓的应用:

运用在移动电话、卫星通讯、微波点对点连线、雷达系统等地方。GaAs曾用来做成甘恩二极管、微波二极管和耿氏二极管)以发射微波。砷化镓材料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宽禁带、直接带隙,消耗功率低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高频及无线通讯 ,适于制作IC器件。从应用领域来说,主要在光电子领域和微电子领域。

砷化镓的重要性:作为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单晶因其价格昂贵而素有“半导体贵族”之称。2001年7月31日,中国科学家宣布已掌握一种生产这种材料的新技术,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掌握这一技术的又一国家。电子迁移率比硅高6倍,砷化镓成为超高速、超高频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必需品。它还被广泛使用于军事领域,是激光制导导弹的重要材料,曾在海湾战争中大显神威,赢得“砷化镓打败钢铁”的美名

三、砷化镓还有配位键吗?

有配位键。砷是VA族元素,最外层5个电子,镓是IIIA族,最外层有三个电子,砷和镓先形成3个σ键。此时砷有一对孤对电子,镓有一个空轨道,可以形成一个配位键。真实的结构是闪锌矿类型的晶体结构。即砷做面心立方堆积,而镓填充四面体空隙。每个镓周围有四个砷。每个砷周围也有四个镓,配位数都是4。而与镓相邻的四个砷中,有三个是直接形成的共价键,一个是配位键。

四、徐如人的个人事迹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徐如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号召,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任教。在老一辈化学家、教育家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了艰苦的建系工作。

徐如人的青年时代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的。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期间,他深受当时任职于化学系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与薰陶,养成埋头实验,一丝不苟的好学风。50年代中期在复旦大学进修期间,直接得到了著名无机化学家顾翼东教授的教诲,不升者断扩大知识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徐如人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专业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文革”前,从事“钒、钼多酸”与“钒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在顾翼东教授指导下,1958年取得了“1∶3多钒酸铵的制备与应用”与“黄钼酸的制备与脱水”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并被详细辑入联邦德国《盖墨林无化机学手册》一书。粉碎“四人帮”之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徐如人看到我国石油化工迅速发展的广阔前景,遂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转向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密切相关的“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基础研究。

20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性的突破,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晶化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首次应用高能电子衍射确证液相内晶核的生成与结构,并开发出一系列分子筛液相导向剂;提出了模板作用机理、晶化过程中的晶化动力学模型与转晶机制等。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与其化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出磷酸镓、砷酸铝、砷酸镓、硼酸盐、钛酸盐、氧化锗与锗酸盐等七个系列全新微孔晶体70余种,并对微孔晶体成孔组分元素的扩展、微孔晶体结构单元的多元化与相关规律的发现,以及新型造孔合成反应与微孔晶体单晶制备路线与技术的开发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些新的无机合成与制备路线,如在有机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微孔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合成出一批全新化合物,如具有20员环特大孔结构的磷酸铝晶体(14.5×6.2 )JDF-20,是迄今敬纤国际上合成出来的具有最大孔径的微孔物质,建立与完善了四条微孔晶体单晶的制备路线;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于1987年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1989年出版了《固体核磁共振》,1991年出版了《无机合成化学》三部学术亮笑仿专著。为了向国际上全面介绍我国在分子筛与微孔晶体化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他与高滋教授、徐雁博士合作撰写并出版了专著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A China Perspectiv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95)。 在吉林大学长期工作中,徐如人十分重视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他的态度也像搞科研、教学一样严谨,一丝不苟。同时对年青人委以重任,让他们挑重担,将他们推向科研与教学的前沿,鼓励竞争,同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尽力让他们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成长。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和他的研究集体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7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其中有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梅迪乐博士),在已毕业的博士中,有2人于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名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5名获中国青年化学奖,1名获霍英东青年科技奖。其中冯守华博士于1994年连续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与中国杰出青年基金。

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3年10月在第十四届第三世界科学院(14th TWAS)院士大会(General Meeting)上经全体院士选举,并经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资格委员会审议,徐如人教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的。他们均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并对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三世界科学院每年增选新院士40名左右,现有院士589名,分别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81名院士来自发展中国家,108名外籍院士(Associate Fellow)来自或工作在发达国家,其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科院院士徐如人一家

徐如人,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妻子庞文琴,长子徐鹰,长女徐雁,次女徐红。

徐如人教授、庞文琴教授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他们夫妇二人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事业上取得卓著成就。

徐如人教授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荣获1993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的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殊荣。与其爱人庞文琴教授共同科研项目,二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二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化学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此,庞文琴教授在国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二部,是无机化学重点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同时,庞文琴和徐如人夫妇又与研究室同事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国内创建了一个实验技术比较完整的高温、高压水热合成与测试实验室。91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5年扩建为国家教委“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